第134章

  正巧,冯琦的盔甲也到了。
  以凉州大马的市价,杨峥想着怎么也能换七八百套盔甲兵器。
  但事实再一次打了杨峥的脸。
  无奸不商。
  只有三百套盔甲,五百把环首刀,七百支矛。
  铁甲只有七十多套,其他的都是皮甲,上面还沾着血迹,一看就是二手货。
  杨峥沉着脸,“做生意怎可不讲诚信!”
  冯胖子一脸无辜道:“哎呀,杨老弟有所不知,现在整个雍凉都缺军械,能弄这么多也算不容易了。”
  “你家主人不是神通广大吗?”杨峥有些恼火,感觉被这厮耍了。
  冯胖子苦笑道:“我家主人岂会管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杨峥心中郁闷,没有盔甲兵器,只能是一群土匪。
  幸亏自己从来就没想过依靠谁。
  自力更生才是王道。
  虽说与冯琦是合作关系,但对他背后的势力一无所知。
  自己站在明处,对方站在暗处,这种感觉很不好。
  仿佛始终被对方拿捏着。
  而自己对军械的需求,难免会被对方看出什么。
  “看来你把某当成要饭的了?”杨峥目光闪烁。
  冯胖子全身肥肉一颤,腆着脸笑道:“不敢不敢,杨老弟也要明白我等的苦衷。”
  “东西拿走,以后还是以凉州大马交割。”不清楚对方底细,杨峥也不敢轻易撕破脸皮,恢复成以往就行了。
  问题的关键还是赵阿七、公孙甫没有成长起来,探不到对方的底。
  不过杨峥也不着急,机会多的是。
  总会露出些蛛丝马迹的。
  冯琦眼神一闪,“既然杨老弟说了,那就还是按以前的规矩办,这些东西就当是赔罪。”
  杨峥点点头,他的心思都在铁矿上,也没工夫跟冯琦啰嗦,寒暄了几句就送客了。
  第一百零一章 铁坊
  魏国都城,洛阳。
  一辆马车驶过繁华的街道。
  马车内钟会脸色越来越阴沉。
  卫瓘似笑非笑的劝慰道:“嵇叔夜一向蔑视官宦权贵,见不到他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钟会怀揣四本论,想见嵇康,又怕嵇康拒而不见,便把四本论从院外抛入,掉头就走。
  钟会一脸郁闷,“去寻司马子元。”
  卫瓘的眼神不由得生出几分怪异。
  夏侯玄、嵇康、司马师都是美姿仪的名士。
  司马师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夏侯玄、何晏并称于世。
  诸多名士中,也只有司马师赏识钟会。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钟会自然对司马师亲近。
  “目今大将军与太傅不睦,我等现在去见司马子元,是否有失思量?”卫瓘眼神中闪烁着一道精光。
  在此刻,卫瓘还是把钟会当成知己的。
  一旦涉及正事,钟会瞬间就变得清明,低声道:“难道伯玉以为大将军能斗得过太傅?莫说是太傅,就连司马子元,大将军也不是对手!”
  卫瓘耳边仿佛电闪雷鸣一般。
  自司马师任中护军以来,定选才之法,举不越功,吏无徇私,军治为之一清,为时人称颂。
  就连司马昭当年也是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亦非泛泛之辈。
  二人都是人中龙凤。
  “朝中大事,不是我等能私下议论,多日劳顿,身有不适,瓘先告退。”卫瓘拱拱手。
  钟会也不勉强,“伯玉自便。”
  马车就在当街停下,卫瓘下车,钟会直奔司马府。
  司马师亲自出门迎接,颇为热切,“听闻士季四本论问世,未曾拜读,甚为憾事。”
  这一年,钟会二十二。
  这一年,司马师三十有八。
  一个青春正盛,一个儒雅风流,二人站在一起,宛若一双璧玉……
  两人谈论了一番玄学。
  枹罕。
  春耕临近之前,杨峥与木匠、皮匠制作了四个橐龠,又把铁匠连同其家人迁往积石堡。
  有了风箱,还要有木炭。
  所幸西北不缺木炭,枹罕城中就有人贩卖。
  杨峥挑上乘货色买了两车。
  积石堡中熔炉、器具都是现成的。
  杨峥先让狄道城铁匠炼一次。
  四个铁匠来自各地,多年随军,服从性极好。
  杨峥承诺他们的待遇比狄道城高了三倍,又前所未有的尊重他们。
  四人自然卖力。
  不过效率实在低的惊人。
  从上午巳时到傍晚酉时,整整四个时辰,八个小时多,才加工出一小方铁锭。
  生铁大多灰色,这块铁却是淡褐色。
  比胡人铁匠熔炼的强上不少,跟枹罕城的铁矿也相差无几。
  采用木炭之后,铁锭已经在向钢转变。
  但杨峥不想止步于此。
  军队的品质实则取决于钢铁的品质。
  汉末至魏晋,战火不断,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具装骑兵、长槊、明光铠、钝器也逐渐在战场上出现。
  蜀国以一州之力北伐,压制曹魏,诸葛武侯制造的各种先进武器占了很大原因。
  “纯度还不够,继续。”杨峥仔细端详着铁锭的纹理。
  虽然不知道怎么铸造,但一定的物理知识还是有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