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不过积石山区域很大,山脉纵横,还是有很多羌人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有人才能守住地盘,杨峥松了一口气。
  再往北就是西平郡。
  杜预的祖父杜畿最初被荀彧举荐,魏武任命其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现在的西平太守为郭建,河西大族西平郭氏,明帝明元郭皇后的从弟。
  既然以后是邻居,杨峥总要把邻居的情况弄清楚。
  第一百章 积石
  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
  积石山是连接高原的要地。
  在峡口设有关隘,以岩石堆就,无数岁月的风吹日晒,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冶素疆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一座石堡,三面悬崖峭壁,只有南面一条羊肠小道进入山内。
  冶素疆一死,里面的胡人便投降了。
  看着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杨峥暗道幸亏在外面弄死了他,不然缩进里面,要打到什么时候?
  盛唐名将哥舒翰为了一座积石堡,付出了几万精锐。
  堡内还有上万斤的矿石和一些金矿、粮食,现在全都便宜了杨峥。
  积石山是个非常大的地域概念,如今冰雪还未消融,无法探索。
  杨峥索性就留在石堡中,清点俘虏,两千多胡人,正好可以当免费劳力挖矿。
  其中还有上百个铁匠让杨峥欣喜若狂。
  不过在看了他们打铁之后,顿时明白为何他们的铁器质量这么差。
  一是用木柴,二没有鼓风机。
  木柴提供的温度不够,而积石山海拔相对较高,空气略微稀薄,火焰温度也跟不上。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春秋战国时代,便发明出了风箱,名为橐龠。
  道德经中有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基本概括出了风箱的运作原理。
  也正是因为橐龠的出现,华夏渐渐进入铁器时代。
  而现在的胡人尚在摸索阶段。
  “这些人以后严加看管,不要饿到他们,也不要冻道他们,我以后有大用。”杨峥对姜伐野道。
  “诺。”姜伐野唯命是从。
  接连的胜利,让周围所有人都对杨峥越来越崇敬。
  很多老卒原本只想活着。
  来到陇西之后,不仅活着,还娶了羌氐女子,生了几个大胖小子。
  日子也是蒸蒸日上。
  杨峥的口号是诸族一家,但一家里面总有个上下之分不是?
  稍作安顿之后,杨峥便带着賨营羌营回枹罕,留了段达三百汉军守矿山,其他的交给姜伐野。
  积石山名义上的主人是姜伐野。
  一来遮人耳目,二来也方便招揽附近羌人。
  张特照例留在西河大营训练羌卒。
  杨峥赶了一千多匹上等羌马送往狄道。
  虽比不上凉州大马,但作为斥候和轻骑还是合格的。
  明月峡的战事不可能长久隐瞒。
  杨峥也没必要隐瞒。
  干预羌人本就是西部都尉的职责,若什么事都不做,放任羌人互相吞并逐渐壮大,才是真正渎职。
  南安郡邓艾步子迈的还大一些。
  境内羌氐无不服服帖体弱。
  三月的陇西,寒风中渐有温润之意。
  狄道附近冰雪已在消融。
  夏侯霸见了羌马,笑得合不拢嘴,“你此番做的不错,俄何烧戈素有野心,西海胡近些年实力逐渐增长,威胁边陲,但这个姜伐野靠得住吗?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杨峥拱手道:“此人上次助我击退蜀军,其部甚小,又得罪了俄何烧戈,只能依附我们。”
  杨峥隐瞒了两人的翁婿关系,也隐瞒了积石山真正主人是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点秘密。
  夏侯霸点了点头,“不错,当年赵充国也是如此以羌制羌。”
  杨峥见他心情不错,笑道:“属下盔甲兵器奇缺,不知将军能调拨些铁匠?”
  “如此小事,你自己去办吧。”夏侯霸不以为意。
  “多谢将军。”杨峥大喜。
  夏侯霸挥了挥手,左右亲卫退了出去。
  杨峥知道他是有紧要的话说。
  “近日郭淮欲调中郎将郭遁入陇西。”
  郭遁?
  杨峥心中一咯噔,不会又冲着自己来吧?
  郭遁出身西平郭氏旁支,素有才干德行,在凉州名声反而比西平太守郭建高。
  不过杨峥对此人印象不坏,还记得当初在上邽军议之时,只有他和胡奋帮自己说话。
  “你不用紧张,郭遁已暗中投向大将军。”
  “竟有此事?”杨峥没想到还有人会投向曹爽。
  夏侯霸道:“西平郭氏受先帝重恩,郭太后还在朝中,郭氏不投大将军,难道要投司马氏吗?”
  既然是自己人,杨峥也就不慌了。
  有了夏侯霸的同意,杨峥在狄道城找铁匠也就方便的多。
  这年头连普通百姓都是掠夺对象,更何况是工匠?
  当年孙策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破之,得袁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
  工匠与工奴相差无几,由官府统一管理。
  尤其是铁匠,被严加控制。
  杨峥也不做的太过分,暗中寻访,挑一些手艺高超的铁匠、木匠、皮匠,连同家人一起带往枹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