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我师生谁能无过。裴弥纶陪太子崇恺葬身太极宫火海。
  哀太子有恶名,这恶名裴弥纶应该分去一半,也愿意分去一半。裴弥纶不是一位没有私心的老师,太子崇恺迫害武家时,他不曾阻拦,太子崇恺仇视手足时,他不曾规劝——当涂裴家踩着武家和宗室的血走上了权势之路。
  裴弥纶借太子老师的身份为自己的家族谋私,作为老师,他有自己的私心,不过,他不曾背叛学生,他是一位陪学生走到了最后的老师。齐王仁厚,登基后感念裴弥纶陪兄长走到了最后,让兄长不曾孤独离去,为裴弥纶赐“忠”字作为谥号。
  裴廷贤、裴弥纶接连去世,裴家阿简年纪尚轻,当涂裴家嫡支衰落。
  乾佑九年三月,幽州被乱军占据后,在一片混乱中,裴昙的舅舅海柔郡守陈公绥令家仆护送裴昙去南方避难,裴昙自幽州南下至泗州,带上自己的婶母和表弟陈椿年一路南逃,回到了建业。在建业,她没有等来父亲,只等来了祖父去世的消息。
  裴家崔家世代联姻,关系最为亲近,留在长安的裴简随着崔琬回了建业。
  随后齐王在房安世的护送下到达了建业。
  裴昙从齐王口中得知,父亲去世了。齐王记得裴廷贤的托付,裴廷贤托齐王帮自己的女儿找一个好夫家。在裴昙守孝期间,齐王登基,成了陛下,陛下多方物色,最终看中了录公卢鸿烈的外孙周紫麟。
  周紫麟出身名门,幼而好学,不但通晓经史,还能骑马射箭,是江表子弟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周紫麟又是陛下的老师卢鸿烈的外孙,陛下看重他,曾亲口对老师说:“此子前途无量。”
  陛下向老师询问周紫麟的婚事,卢鸿烈笑着说:“尚虚中馈。”
  陛下从不为难人,问完卢鸿烈,又亲自见了周紫麟。
  周紫麟和裴昙都出自江表门阀家族。周紫麟小时候就见过裴昙,在小苍山下,他推了裴昙的弟弟裴简一个跟头,裴昙咬得他嗷嗷直哭,周紫麟一边哭一边骂裴昙“野丫头”,最后被父亲揍了一顿——父亲说裴昙是裴家人,裴家周家都是门阀贵族,他骂裴家,也是骂自己家。
  周紫麟记得裴昙护内。周紫麟长大后就不记恨裴昙咬他那一口了,他也有一个弟弟,他舍不得让别人欺负他弟弟。他觉得他将来的妻子应该有裴昙那样的勇气——或许裴昙就可以成为他的妻子。
  陛下为裴昙看中了周紫麟。然而周紫麟输给了弟弟。
  周紫麟的弟弟周鸾生有弱症,周鸾对周紫麟说:“哥哥,我一生没求过你什么,但是这次我希望你能将昙姐让给我。你是周家嫡长子,前途无量,我是次子,天生病弱,我比你更需要一个有名的妻子。陛下记得昙姐,我娶了昙姐,陛下也会记得我。我想要一个机会,我不想一辈子当一个废人,我也想功成名就。”
  最后,裴昙嫁给了周鸾。
  陛下命人按照翁主出嫁的礼仪为裴昙筹办婚事。人人都说裴昙有福气,被陛下厚待、又嫁给了周家子——周家阿鸾除了身子弱了一些,哪样都是极好的,出身没得说,脾气好、样貌也好。
  裴昙在出嫁前哭了三天。好,一切都真好。太好了,可是怎么没人问问她愿不愿意。
  原来不论父亲待她多好,也终究觉得她要嫁人。一个女人,不可以做自己,必须要依附于一个男人,小时候要依附父亲,长大了要依附丈夫,最后要依附儿子。
  父亲的遗愿是要她嫁人。她宁愿父亲不曾偏爱她。她宁愿父亲没有在死前想起她。忠孝的名义压在她身上,除了六如比丘尼外,人人都对裴昙说人要惜福——她不能不知好歹,人人都说出嫁是好事。
  帝王要报恩。面对帝王,她要尽忠;面对父亲,她要尽孝。面对弟弟,她的弟弟说:“阿姊,裴家不能衰落,裴家需要周家。”——裴昙恨自己只用守孝十八个月,她的弟弟裴简恨自己不能只守孝十八个月,而是要守二十七个月。门阀士族最怕婚宦失类,裴简怕裴家被落下,他恨不得自己已经出了守孝期,可以立刻出仕、立刻和其他门阀士族联姻。
  忠、孝、家族在上,裴昙不能像六如比丘尼那样在夜里剪断头发,遁入空门。
  在喧闹的锣鼓声中,裴昙穿着一身盛装,面无表情地嫁了人。
  作者有话说:
  裴昙,被父权背刺的一生。这一章从裴昙的角度切入,带一带江表门阀的状态。
  江表门阀四家都有谁:
  宣城崔家:哀太子的太子妃崔满愿(已下线),崔琬[字伯玉]
  当涂裴家(盛极暴衰版):哀太子的老师忠侯裴弥纶(已下线),裴廷贤(已下线),裴昙和弟弟裴简
  毗陵周家:周紫麟,周鸾[字凤友]
  庐江卢家(彩票中奖版):陛下的老师录公卢鸿烈,卢鸿烈的孙子卢仲容[字舒迟]
  ————
  庄宗的亲属关系:
  (1)兄弟:亲哥高宗,亲弟寿王(曾经谋反,失败,被庄宗逼着自尽),庶弟元央(引发西北兵乱),庶弟元钧(引发南方元钧之乱),以及其他弟妹。
  (2)子女:孝仁皇太女崇劭、哀太子崇恺、目前的陛下崇煦、目前的长公主崇幻。以及其他非明德皇后所出的子女。
  (3)孙辈:
  孝仁皇太女&太叔谦:彰之、靖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