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现在,徐晃和关羽来了,他可以树立一个榜样,敲打敲打那些人了。
  “关羽为人如何?”
  “武艺高强,忠勇无双。”徐晃顿了顿,又道:“只是性子比较直,看不惯伪君子,只欣赏真正的英雄。”
  刘协笑笑。
  徐晃对关羽的评价不能说没道理,但恐怕也有滤镜的成份,毕竟他们太近了,既是上下级,又是同乡,性情又投契。
  “你见过司马懿吗?”
  “见过。”徐晃倒也不掩饰。“关羽对司马懿的评价有些偏颇,只见其长,未见其短。”
  刘协来了兴趣。“那你说说,司马懿的长是什么,短又是什么。”
  “长于计谋,短于气度。”
  “仔细说说。”
  “论才能,司马懿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堪当一方之任。论德行,亦能谨守家法,行不逾矩。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他难免守旧,很难在内心认同四民皆士这样的观念。只不过为人有城府,又能舍己从人,不露声色罢了。”
  刘协品味了片刻。“所以,他可以独当一面,不能总揽全局?”
  徐晃躬身道:“此臣一时愚见,仅供陛下参考。司马懿毕竟年轻,受陛下教导,将来更进一步,也未尝不有可能。”
  第八百一十九章 走投无路
  得知袁谭应选散骑失败,甚至连弓都没敢拉开,袁夫人非常生气,指着袁谭的鼻子一顿臭骂。
  袁谭低着头,别说反驳,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清楚为了给他争取这个机会,袁夫人受了多少委屈。
  袁夫人骂完,又心生疑惑。
  散骑什么时候有这样的选拔标准了?她就没听说过。如果早知道这一点,她肯定不会让袁谭去应选。
  这显然通不过嘛。
  她一时拿不定主意,不敢造次,决定打听打听再说。
  然后她又安慰袁谭,选不上散骑也没事。杨修、黄猗都没有入选散骑,不一样能当重任?你好好努力,读书习武,准备考讲武堂吧。
  你想去西域建功,进讲武堂比选散骑更合适。
  袁谭唯唯诺诺,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讲武堂的要求虽然没有散骑这么高,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考得上的。况且自己堂堂四世三公子弟,还要和寒门子弟一起去参加考试,有这必要吗?
  毕竟去西域建功,靠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更是兵多将广。
  虽说袁绍败北,袁术臣服,天子也对汝南袁氏极具敌意,却无法彻底动摇汝南袁氏几代人积累的深厚根基。
  有荀谌、郭图等人的支持,我有必要去考讲武堂?花点钱,招募一些部曲不就行了。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对袁夫人说。
  这是一个极度好面子的长辈。
  就算不能和杨修比,也不能被黄猗比下去,否则袁氏的面子何存?
  黄猗考入讲武堂,凭军功封侯,他必须也如此,而且要立更大的功,封更大的侯。
  可是在袁谭看来,这只是妇人之见。
  立功封侯的办法有很多,考讲武堂就算不是最差的选择,肯定也不是最好的。
  告辞出门,郭图、荀谌正在外面等着,脸色都不太好看。
  袁谭参选散骑失败,让他们大感失望。不是对袁谭失败,而是对朝廷失望。
  袁谭循例入仕的可能正一点点的消失。
  早知如何,他们就不该入朝。带着部曲,随袁术作战,都比现在这个局面要好一些。
  袁谭使了个眼色,招呼郭图、荀谌一起出了袁夫人的小院,然后将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郭图眉头轻皱。“招募部曲,独自西行?”
  袁谭点点头,有些不安地看着郭图。
  郭图抚着胡须,咂了咂,欲言又止。
  袁谭心中不安,转头又看向荀谌。
  荀谌缓缓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只是急切之间,恐怕难以实施。我听贵人说过,在草原上行军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带辎重,一是游牧。若是前者,要带多少辎重?就算沿途可以采购一些,这也是一笔惊人的费用,超出你的想象。”
  郭图叹息道:“当年贰师将军征大宛,可是倾一国之力。仅凭汝颍大族,安能支撑起这样的征战?怕是倾家荡首也不够啊。”
  袁谭眉头紧皱,犹豫了片刻。“那……游牧呢?”
  荀谌苦笑。“游牧倒是可行,但需要时间适应。草原上生活艰苦,而且不是一天两天。到哪儿去招募那么多能忍受艰苦的人?就算我们能筹集到足够的钱,只怕这些人也不愿意出塞,更别说在草原上游牧万里了。”
  袁谭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这么说,我若想西域立功,只能去考讲武堂?”
  郭图、荀谌不约而同的一声叹息。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郭图缓缓开口。
  “显思啊,大军远征西域这样的战事,只有朝廷才能施行。凭个人能力,只能像班定远一样择选精锐,以夷制夷,羁縻诸国。即使如此,也必须有朝廷作为后盾。目前看来,考讲武堂还是最可行的办法之一。”
  袁谭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他很沮丧,这个结果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要不……先做个郎官吧。”郭图试探地说道:“我刚刚听说,刘备到洛阳了,你要不要去见见他?若是不行,再联系你的阿舅,看看能否请他出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