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江雄现在还只能充当运输大队长,在卸了货之后,便只能杨帆回航,他还要急着赶回去走运下一的粮草过来。
  现在大理境内,想要寻到足够的粮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五天之后,杨万富的大旗出现在了离善阐城三十里外。
  与此同时,岳腾率领的天鹰军统制出现在了善阐城的西北。岳腾的兵马,也从三千骑澎涨到了四千骑,这还是他甩脱了更多的投降的步卒迅速向着这边靠近的缘故。如今,谷正带着这些收服的降卒,在替他们运送着粮草呢!
  在兰溪郡,谷正可是有了不小的收获。
  至于兰溪郡那位投降了的郡守龙苍,如今已经带着一家老小被押送去了贵阳见萧诚去了。
  三路之中,倒是离善阐府原本最近的天义军来得晚了一些,没有在约定的日期抵达,这让杨万富很是有些不满。沿路之上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很明显地拖慢了天义军的行程。与之相比,岳腾就干练多了。因为岳腾很清楚,他要是不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是要倒大霉的。
  田家的军队,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完全融合进整个贵阳路体制中来,这样下去,他们迟早是要被淘汰的。现在,他们已经在逐渐边缘化了,居然还不知警醒,要不是抚台是个念旧情的人,田家的处境,现在还要不堪一些。
  情份这玩意儿,不得万不得已不能用,用一分就少一分。
  现在田家在早期与抚台积累下来的情份,正在抚台大力改革贵阳路的过程之中,一分一分地被耗尽。
  杨万富去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命令,要求三天之内,田真必须赶到制定位置。
  “钤辖,现在善阐城外,聚集了近十万难民!”赶来拜见杨万富的岳腾,也带了一个让杨万富吃惊不小的消息。
  第四百七十章:一战成名
  身为骑兵将领的岳腾,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居然能独自攻破一座城池。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城池。
  大理的都城,
  善阐城。
  居然是被一群骑兵几乎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拿下来的。
  这一战,也让岳腾一战成名。
  当然,也让随后赶过来的田真几乎气到吐血。
  破城灭国的功勋,就这样硬生生地从他的手里溜走了。
  即便是多年以后,岳腾回想起这一战,还是感叹不已。
  有时候人这运气啊,要是来了,啥都挡不住,你爷爷我这一辈子运气好到了极点。
  他牵着一匹小矮马,马上坐着他的小孙子,得意地道。
  岳家一直便是骑兵,到了岳腾这一辈子终于发达了。
  五十岁成了大将军的他,曾带着上万骑兵,一路向西,杀得无数夷人闻风丧胆。
  黄色旋风成为了他所率领的那支骑兵的外号。
  所以,岳家的男丁,会骑马甚至比会走路要更早一些。
  跟对人,走对路,有时候比起拼命的努力,真得是要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爷爷,您不是骑兵吗?骑兵是怎么能率先破城的呢?”骑在马上的小孙子满脸的不解之色。
  “你爷爷我,运气好啊!”岳腾哈哈大笑,眼前闪过的,却是当年那让他和他的部下都瞠目结舌的一幕。
  大宋贵阳路都钤辖杨万富亲自指挥,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上逼近善阐城,而此时,因为国相董羡带领主力部正被高迎祥拖在会川,堂堂国都内的兵力,只有区区五千人。
  这么一点点兵力,别说是防守了,便是把人都拉到城墙上去,手拉手,还不能将城池站满呢!
  大理皇帝慌了。
  留守的大臣也慌了。
  说起来得用的人,都被董羡带走了,留下来看家的,本来就是一帮眼高手低的家伙。
  他们开始征集城内的青壮男子。
  可是城内的青壮男子也不多了。
  这个时候,这些人将目光,投向了城外的难民身上。
  这些年来,逃难而来的百姓,在善阐城外越聚越多。
  每当灾荒年到来的时候,逃难的人,都会向大城市周边集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活下去。
  从难民之中选拔青年敢战之士组成军队来守卫都城,这便是留守大臣给皇帝的建议。
  然后,一支支的选拔队伍就出城了。
  张贴告示,敲锣打鼓,宣称只要加入军队,便能得到吃食。
  效果非常的好,来报名入伍的人络驿不绝。
  不过半天功夫,便已经募集到了数千人。
  官员的目标,是一万人。
  他们觉得在天黑之前,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被选中的人,立时便得到了一个饭团子。
  这对于难民来说,就等于是最好的保障。
  饷午之后,官员开始组织这些募集者进城了。
  半天之前还是难民的他们,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组织纪律的观念,在官员们的喝斥和皮鞭之下,勉力排成了四行开始入城。
  而乱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耳边,传来了闷雷一般的声音,抬眼天空,阳光灿烂,有经验的士兵已是惊得面无人色。
  骑兵,大队的骑兵。
  还没有等他吹响示警的号角,视野之中,便已经看到了铺天盖地的骑兵向着这边冲了过来。
  飘扬的旗帜,震耳的呐喊,都在向他们宣示着,这是敌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