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自古皇权不下乡,但是要了解自己七年来在河北的治理成功,还是要往乡间走一走,了解农民真实的生活情况。
  微服私访自然是不可能,那是对自己生命安全不负责任,高季式扫墓未归,薛虎儿领着一众亲卫随行。
  没有提前安排行程,怕的就是有人给他做表面功夫,走到哪算哪,也没一个目的地。
  在乡间逮着一个老农就要与他攀扯,详细询问这几年的生活变化,以及是否遭遇不公之事。
  每当有乡老或是里长闻讯前来,高澄也要将他们打发得远远的,莫让他们打搅了自己体察民情。
  一连数日,高澄都在冀州各地游荡,直至听说张亮带了两万盐兵抵达信都,等候检阅,高澄这才尽兴回城。
  高澄明访郡县之际,宇文泰也没有在玉璧城下干瞪眼。
  他一心在玉璧城外开展土木工作,在垒土山与挖地道之间,宇文泰选择了双管齐下。
  十四万人,除了四万战兵养精蓄锐,提防王思政出城厮杀,其余四万辅兵与六万民夫尽数投入在工程作业之中。
  第二百一十一章 豪杰末路
  “等西贼退去后,大家得了赏赐,可想好了如何花销?”
  王思政对围拢在身边的部将们笑道。
  城外,宇文泰土山垒得热火朝天,王思政却站在城楼上与众人谈笑,让大家感受到他守城的自信。
  自古守城,最怕的就是人心动摇,王思政相信只要内部不出问题,他绝对有把握让宇文泰饮恨玉璧。
  众将校听他询问,纷纷说起自己的打算,有人想求田问舍,要买农人手中的永业田,以做家业传承。
  也有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后世子孙。
  王思政甚至与人约好,大战之后,找机会回晋阳、洛阳,要往烟花巷里寻欢作乐。
  这个时代自然不缺风月场所。
  北齐灭国后,高湛的皇后,北齐胡太后就拉着儿媳穆皇后在长安干起了半掩门的生意。
  也不算半掩门,毕竟一个是四十岁风韵犹存的北齐太后,一个是北齐幼主的生母,高纬皇后,生意自然火爆异常。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胡太后生性本淫,亡国前就先后与和士开、僧人昙献等人通奸。
  穆皇后中途从良给盐商做过妾,只是后来被赶出家门,不得已又回头跟婆婆做起了皮肉生意。
  与一众将校在城头开着玩笑,略显轻佻,但王思政的心里并不轻松。
  相比于在城外搞土木工程,王思政更希望宇文泰来点硬的,就硬着头皮蛮上那也也好对付。
  如今宇文泰在城外垒土山,等到高过城墙,那时高矮转换,就成了对方居高临下对玉璧发动攻击。
  王思政本想出城骚扰,但宇文泰四万战兵严阵以待,分成两批,早晚轮值看护,也让王思政将这一想法放弃。
  人少了,起不到作用,人多了,万一在城外被纠缠住,让宇文泰趁机调兵合围吃掉,必定大伤士气。
  王思政使用可以左右旋转的投石机,即旋风炮轰击过土山,但用效不大,为了节省石料也停止了这一做法。
  眼看着土山越垒越高,苦思数日的王思政把心一横:
  ‘不就是比高么!’
  当即下令拆毁一部分民宅,在城楼上缚木相接。
  不管宇文泰怎么垒土山,始终高不过迎面的城楼。
  宇文泰涵养到底要比贺六浑好,历史上某人对此气急败坏,无能狂怒地对韦孝宽高喊:
  ‘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结局却是埋葬七八万将士后,灰溜溜退回晋阳。
  宇文泰见城楼缚木,也不再垒土,只在越过城墙许多后,便准备在土山上架设投石机攻城。
  他能把投石机搭在土山,王思政却没不能把旋风炮搬上缚木而成的城楼。
  但也不是没有应对法子,王思政制造大量短矛以火油浸泡,随后命人居高临下往土山投掷,再用火箭引燃,一时间烧毁大量正在搭设的攻城器械。
  熏得土山上的西魏士卒灰头土脸。
  宇文泰却又继续垒起了土山,以做迷惑。
  但被王思政借此瞧出了端倪。
  城楼缚木远比垒土山容易,如今已经被证实垒土山这一做法行不通,宇文泰为何还要执着于此?
  必然是要隐藏其余意图。
  垒土山,挖土,挖土,地道!
  稍作联想,王思政便察觉到了宇文泰的意图。
  挖掘地道最难的是挖出来的土该如何避人耳目,不被发觉。
  没有比垒土山更合适的方法了,混杂在民夫们由附近挖来的黄土,任谁也发觉不了。
  高澄将宇文泰当作大敌,王思政相信他的眼光,不敢轻视。
  因此,他不认为宇文泰会出这种昏招,必然是挖掘地道无疑。
  地道战不是一个陌生词汇,高欢、高澄两父子都有使用过。
  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送士兵进城夺门,而是掏空城墙下的土壤,先以木桩支撑,之后再在地道中放火,烧毁木桩,以此达到城墙塌毁的目的。
  高欢攻邺城,高澄打南荆州安昌城,手法如出一辙。
  恰巧当年安昌城的城墙崩塌,就是王思政主持修缮,他也常常思考若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略有所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