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上一次弋阳之战第一次上战场,没有经验。
  这一次孙皓想通了,退是必死,战则有一线生机。
  他原本也不缺胆气与血勇。
  弋阳之战的耻辱一直刻苦铭心,所以他才一意孤行要来报仇雪恨。
  不跟司马炎碰一碰,他感觉跟妃子在一起玩乐时都有些硬不起来。
  诸葛靓道:“陛下所言甚是,若东走,晋人步骑追杀,军心立即溃散,若顺淝水南下,得水军接应,则有一线生机!”
  合肥新城的弱点也暴露出来。
  距离淝水太远,只能袭扰,掐断后方粮道,而不能成为东关那样的咽喉。
  “传令众将士,若能击败司马炎,返回江东,人人赐良田百亩,赏万钱!”孙皓张口就来。
  把一旁的丁固吓的一哆嗦。
  十一二万的大军,每人良田百亩、一万钱,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江东有田,但田在士族豪强的控制之下,至于钱财……孙皓这些年又是造宫殿选秀女的,早就被祸害完了。
  不过眼下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先返回江东,然后再从长计议。
  孙皓的诏令传达下去,吴军士气大振。
  江东不缺勇士,只不过几十年来打来打去,士族豪强越打越富,士卒却越打越穷。
  很多吴军其实就是百越人,没有土地也没有钱财,被赶鸭子上架,自然没有多少战斗力。
  孙皓的一百亩良田,让他们两眼放光。
  这时代对人吸引力最大的其实就是土地。
  官宦的权力最终转为土地,士族豪强的终究目标也是土地,有了土地才能圈禁人口。
  孙皓张口就来,却无意的为底层吴军撕开了一个口子……
  原本军心涣散的吴军在战鼓声中又凝聚在一起。
  司马家的王爷司马肜立功心切,不等北面司马骏、卢钦、王乂完成合围,率三万步军为先锋,发起猛攻。
  司马伷、司马伦为左右翼接应。
  孙皓摆出玩命的架势,亲自提剑督战在前。
  不得不说,经过弋阳之战的洗礼,孙皓成长了不少,虽然还是上不了台面,但司马家的几个王爷也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
  双方一阵菜鸡互啄,鸡飞狗跳,诸葛靓、丁温、沈莹、滕修等人血战,孙皓照例提剑在后督战,居然鬼使神差的击退了司马家的三王爷,还阵斩四千余,俘获了司马肜的牙旗、麾仗……
  淮南战况并不如陆凯、钟会预料的一边倒。
  在极端不利的局面下,吴军仍有一战之力。
  第七百零九章 弃子
  屯兵弋阳的司马炎极其郁闷,被气的满嘴水泡。
  想他的祖父、伯父、父亲何等的英明神武?
  但几个叔父却烂泥扶不上墙,唯一可堪大用的司马骏却支持司马攸……
  此战动用了二十余万人马,精心设计,四面围堵,居然还让孙皓支棱起来了。
  司马炎怎能不郁闷?
  “此战之关键在大司马!”贾充宽慰道。
  其实也不能怪司马家的三个王爷,洛阳中军精锐在冯飒大战中折损大半,仓促招募起来的士卒,装备、士气都没跟上。
  而吴军中的百越人一向凶蛮。
  加上各士族豪强精心训练的部曲,战力还是颇为可观的。
  晋军继承汉魏,采取世兵制,既家族世代为兵,为避免战争频仍士卒逃散,把士卒的家属集中管理,给一块土地耕种,形成军户、士家,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同在军中,而且士卒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成为辎重兵……
  军户士家差不多就是军奴,与屯田客、奴隶相差无几。
  军户只能与军户通婚,不得与平民婚配,军士逃亡,全家受重刑……
  其地位比普通百姓还要低。
  精锐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型的,需要血与火的考验,更需要激励。
  加上司马家的三个王爷原本就不是将才,被孙皓反咬一口也就在情理之中。
  “大司马只有三万人马!”司马炎郁闷道。
  “大司马虽只有三万人,却是中军精锐,无不以一当十,陛下不妨稍待。”
  能不能留下孙皓,就看石苞愿不愿玩命了。
  “东莞郡王、琅邪郡王、梁王擅自出战,以致有此败,陛下若是不罚,则三军士气难以恢复。”一同出征的齐王司马攸拱手道。
  火气上来,司马炎一阵牙疼,司马伷、司马肜、司马伦能力是差了点,但却对他忠心耿耿。
  司马攸要降罪三人,在司马炎看来,就是在排除异己了,“两军交战,若是惩治主将,何以统兵?”
  司马攸道:“扶风王司马骏可担重任!”
  意思是二十几万大军的兵权交给司马骏!
  司马炎此战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战前统帅,诸军各自为战,所以才会出现三人的冒进,给了孙皓一线生机。
  “此事不可,临阵换将大不利也。”司马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司马攸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岳父贾充,但贾充低着头,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既不得罪司马炎,也不得罪司马攸。
  谈话陷入僵局之时,侍中何劭进来禀报,“陛下,丁奉溯淝水而上,与孙皓合兵一处!”
  司马炎长叹一声,这场大战恐怕要到此为止了。
  石苞终究没有拦截东吴水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