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送到嘴边,这玩意儿活蹦乱跳的,一想到这玩意儿有寄生虫,万一得病了,装逼不成反赔了命,便扔到地上踩死,叮嘱百姓必须煮熟或者烤透才能食用。
  “左传有云: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多难兴邦,古今至理也。”鲁芝有感而发。
  其实翻开历史大多如此,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
  秦国上下一心,这场蝗灾也渐渐被遏制下来。
  反而猪、牛、鸭都长的异常肥硕,也算是意外之喜。
  表面上是治蝗,杨峥却觉得是检验秦国的动员能力。
  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中枢、地方都在实心做事,百姓经历旱灾之后,也没过多的惶恐,对官府颇有信心。
  其实古往今来,中土百姓对官府的要求也不高,有点人样,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他们就会用自己的血汗缔造一个个强盛的帝国。
  “蝗灾不可放松,除了田间,荒野中也要注意,孤再派斥候巡视关中各地的荒野,一旦发现蝗情,全力以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唯!”索靖拱手道。
  新都暂停,百姓回到田间,索靖也跟着到了田间。
  “邻国之难,不可虞也。大王何不采捉活蝗,送入河东、南阳等地!”卫瓘不愧毒士出身,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毒计就来了。
  杨峥思索了一阵,“不可,河东与并州、冯翊相连,蝗灾壮大,万一飞回关中……大事不妙。”
  蝗虫是活的。
  而且杨峥觉得这招对中原没多大用。
  就算河东、南阳欠收,其他地方可以弥补。
  但若是蝗虫飞回关中,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卫瓘也就随口一提,也没怎么深思,见杨峥反对,笑着拱拱手,“大王果然仁德之君也!”
  这话把杨峥逗笑了,“天下人皆称孤为虎狼,残暴不仁。”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卫瓘吟道。
  杨峥轻笑两声,两世为人,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了,仁德也罢,残暴也罢,只要能一统天下,缔造一个强盛帝国,其他的无所谓。
  第六百七十章 淮上
  甘露九年五月。
  司马炎十五万中军入许昌,石苞四万精锐入新野。
  石苞一改往日偷偷摸摸的作风,入新野之后,大张旗鼓,日夜鼓噪,生怕江东不知道。
  如此举动落入孙皓眼中,显然是在恐吓自己。
  年轻的君主大多雄心勃勃。
  去年在淮南没有捞到好处,今年便想在淮西打开局面。
  孙皓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会输。
  出兵之际,各地纷纷进献祥瑞。
  孙皓对谶纬、风水、玄学深信不疑。
  遂引十万大军先入夏口,夏口督孙秀被吓的心胆俱裂,以为孙皓借口伐晋,真实意图在自己,连夜率领妻妾及亲兵数百人北投。
  孙秀原本是孙皓的堂兄,于任内甚有声威恩泽,颇得军民之心,身为宗室至亲而拥重兵在外,所以非常有自知之明。
  这两年死在孙皓手上的宗室实在太多,所以孙秀就成了惊弓之鸟。
  两军还没开战,就先为东吴蒙上一层阴影。
  不过孙皓不这么看,认为去了一块心病,乃大吉之兆。
  其后,拥重兵向北,进入弋阳。
  但晋军早已坚壁清野,龟缩弋阳、西阳二城之中。
  孙皓先夺期思、轪县,包围弋阳、西阳,挥军猛攻,两城固若金汤。
  顿兵多日不得寸进。
  司马炎顺颍水而下进入安城,虎视淮南淮西。
  围城二十余日,一次都没攻上城头,孙皓勃然大怒,于阵前亲手斩杀作战不力将校十余人。
  残暴有时并非一无是处,赫赫凶名之下,吴军奋勇作战起来,居然攻西阳城。
  吴军士气大振。
  西面也是捷报频传,施绩、步协二人引军北上,进展异常顺利,连破当阳、邔县,直扑襄阳。
  孙皓大喜过望,以为晋军不过如此,口出狂言:要拿下许昌,直取洛阳!
  淮水自弋阳流入安丰,又从安丰流入寿春。
  钟会站在城头,望着北面。
  司马骏和卢钦七万大军压在淮北,意图非常明显,钟会若是敢妄动,他们就会南下攻打寿春。
  “士季欲下江东,不在孙皓之败,而在江东士族能容中原士族否,建业王气犹在,淮南孤军一支,不可自取其祸……”
  钟会看着缣帛上的字,眼神时而愤怒,时而怨恨,时而犹豫。
  钟毅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钟会。
  良久之后,钟会亲自将缣帛点燃,在手中化为一团火苗,袅袅黑烟升起,衬得钟会眼神越发阴郁起来。
  有些人的话可以不停,但有些人的话不得不听。
  凭现在淮南的实力,根本无法攻入江东。
  就算进入江东,也会被士族们围攻而死。
  也就是说,钟会挑起的这场晋吴之争,是为他人作了嫁衣。
  “父亲?”钟毅担心道,“难道他们答应的事,又反悔了?”
  钟毓去年病逝,钟家的顶梁柱就只剩下钟会。
  钟会揉了揉额头,露出一丝疲惫,“不是反悔,而是一开始就在利用我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