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临近春耕,各个小战场的战事停歇。
  周旨退回临晋城,吴军退走,晋军南下襄阳,在江陵耀武扬威一圈之后退回洛阳。
  漠北和西域也早已安静。
  拓跋鲜卑、南匈奴五部各自退回辖地。
  陈骞留下万余人马驻守关隘堡垒后,也回到河北。
  一年之计在于春。
  洛阳密报,从去年开始,青徐兖豫冀大规模垦荒,粮食增收九百七十多万石,在籍百姓增加三百多万口,而这个数据还在上涨之中。
  历史上司马炎所谓的太康盛世,人口一度达到三千五百万。
  太康年间,也就二十年后。
  二十年当然不可能凭空多出这么多人。
  杨峥觉得还是清查人口之功。
  杨峥在秦国度田案比,司马家也在中原编户齐民。
  东西对峙进入深水区,双方谁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对方,所以开始整肃内部,积蓄实力,为下一次大战作准备。
  这两年天下将迎来难得的和平。
  “吴主孙休是怎么回事,为何忽然暴毙?”杨峥大为好奇。
  孙休年纪也不大,喜欢射猎,身体应该不错。
  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襄阳大战没有希望的时候死了,有些凑巧。
  “吴主近两年喜食五石散,建业城传言是吞食丹药过度……”赵阿七道。
  五石散的确有毒,但却是慢性中毒,身体好的人能吃好几年。
  实事求是的说,孙休在位这几年,是东吴少有的安定时期,政局没有动荡,建业没有流血,百姓得到恢复。
  孙休死了,新帝却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侄子孙皓,这里面就不得不引人遐想了。
  孙休的儿子年幼,按道理更适合权臣掌握,何必立二十多岁的乌程侯孙皓?
  当然,吴国蹊跷的事不止这一件。
  历史上司马炎称帝之后,还知道追封司马师景皇帝,庙号世宗。
  孙策定鼎江东,却只得到一个长沙桓王……
  孙权发起二宫之争,意在打压江东士族,没想到引火烧身,控制不住,逐渐变成江东的痼疾。
  杨峥只是站在权力斗争的角度分析问题,获利的是当初二宫之乱中的太子一系,江东士族几乎全都获益,孙和被追封为文皇帝……
  施绩打了败仗还被封为左大司马,隐隐与丁奉对抗。
  “吴主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朝野翕然称为明主。”陈寿读着密报。
  杨峥刚喝下的一口茶差点喷了出来,孙皓不是愿远近闻名的暴君吗?
  难道也转性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新继位,总要装装样子。
  历史的进程会改变,但人的性格却不会变的。
  以东吴的现状,也根本不可能发生奇迹,皇帝仿佛是士族门阀拥立的一般。
  兵权治权全在士族门阀手中,孙皓又能做什么?
  代郡。
  拓跋沙漠汗志得意满。
  鲜卑大军虽然在太原没占到便宜,但在草原占到了大便宜。
  秦军扫荡燕然山,至少有两万多帐逃入拓跋部。
  拓跋部的实力空前壮大。
  “今我部实力空前,何必再听司马家号令,不如背晋向秦,同伐中原!此为我族千载难逢之机也!”沙漠汗一举一动都跟中原士人无二。
  束发右衽,身穿儒服,长须精心打理。
  连说话的语气口吻也更像士人。
  这在部落中引起不少流言蜚语,但沙漠汗嗤之以鼻。
  “同伐中原之后又当如何?”拓跋力微眼神深邃起来。
  “这……”沙漠汗的确没想那么深远。
  在他的勾画中,黄河以北的幽、冀为鲜卑土地,黄河以南广大疆域为秦土,两家修好,然后秦国伐江南,拓跋鲜卑灭辽东。
  但被父亲苍老眼神触动,沙漠汗忽然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秦王乃虎狼也,岂会坐视我鲜卑入中原之地?”二弟拓跋悉鹿道。
  沙漠汗入秦国观察形势,悉鹿则入洛阳观察中原形势。
  两人看到的东西恰好不一样。
  在拓跋悉鹿眼中,杨峥野心勃勃,残暴不仁,屠戮诸族,对土地有异乎寻常的胃口,将来也绝不会容忍拓跋鲜卑的存在。
  “至少司马氏未灭之前,我们可以联手!”沙漠汗还是稍稍偏向自己的女婿。
  三子拓跋绰道:“我们若是跟秦人联手,司马氏第一个要打的就是我们,别忘了,慕容部一直盯着我们!”
  沙漠汗眼神发亮,“眼下我部强盛,为何不先发制人,暗中联络秦军,先灭辽东三部,一统东部草原?”
  拓跋悉鹿与拓跋绰呼吸粗重起来。
  有秦军在太原牵制,拓跋部大有机会。
  一统鲜卑是每个鲜卑部落的夙愿。
  有资格成就此任者,也只有拓跋与慕容,漠西的几个部落都是单纯的游牧部族,成不了气候。
  拓跋与慕容这么多年,吸收了不少汉人,能锻铁甲,打造利刃,绝非漠北漠西的部落可比。
  “库贤几个头人,一向与我们暗中不合,此次正好令他们为前驱,若胜,则一统辽东三部,若败,则趁机统合乌桓、匈奴部众,全部融入我拓跋家,此立国之基业也!”在自己父亲兄弟面前,沙漠汗直接袒露自己的野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