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连带炮车一千斤,听起来很夸张。
  但换算成公斤单位其实也就五百公斤,半吨而已。
  转运起来虽然有所不变,但也并非无法克服。
  道路不好走的地方,多点儿人手抬着也能走!
  朱宏煜满意的点头,老刘头接着开口介绍道。
  “该炮如果打实心炮弹,有效射程能达到五百米,就连霰弹,有效射程也能达到三百米。”
  “如果由熟练炮手操作,射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一发!”
  这样的性能,虽然较之真正的拿破仑六磅野战炮还有差距。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最好的野战火炮,没有之一了!
  朱宏煜满意的点头,然后开口询问道。
  “砂膜铸炮法研究的如何了?”
  光复军现在正在使用的铸炮法是铁膜铸炮法,虽然生产速度快。
  使得光复军的火炮力量,从无到有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但铸出来的火炮寿命短,重量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铁膜铸炮法无法铸造重炮,只能铸造一些短身管的野战炮,或者是轻型加农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光复军的兵器工坊,一边准备传统铸炮法所需的泥膜,一边试验新的铸炮法。
  新的铸炮法也是朱宏煜拿出来的!
  本来朱宏煜想要兵器工坊研究研究罗德曼铸炮法,也就是内膜水冷铸炮法,这种后世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才被发明出来的先进铸炮法的。
  但是,朱宏煜发现,没有测温计,罗德曼铸炮法压根不实用!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人研究起了砂膜铸炮法。
  砂膜铸炮法和泥膜铸炮法,失蜡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砂膜阴干快。
  泥膜阴干最起码需要大半年,但砂膜却只需要月余。
  铸炮速度大大加快!
  并且从质量上来说,砂膜铸炮所铸出来的大炮,质量也不会比泥膜差了去。
  甚至由于砂膜的透气性,质量还要更好!
  要知道,这种铸炮法,可是被英国用到了十八世纪后半叶,才逐渐淘汰的。
  老刘头开口说道。
  “回禀大都督!”
  “砂膜铸炮法已经有成果了,这门青铜野战炮,便是由砂膜铸炮法铸造。”
  “或许有铸炮材料是铜料的原因,但砂模铸炮法铸造出来的火炮,从性能上来说,确实要远超铁膜铸炮法。”
  朱宏煜点头说道。
  “加快生产该种火炮吧,我光复军和西班牙人的决战最多两三个月就要展开。”
  “每多一门火炮,就能多一分胜算啊!”
  老刘头点头应诺。
  “其他的兵器研制的怎么样了?都有眉目了吗?”
  朱宏煜又开口问道。
  老刘头开口说道。
  “对于大都督提出来的那些新武器,兵器工坊这边都已经开始着手研制了!”
  “线膛枪已经有了眉目,只是给火枪拉膛线,是个精细的活计,只能由手艺精熟的老师傅纯手工来做。”
  “拉膛线的刀具不好搞,再加上会拉膛线的老师傅也没多少,所以无法量产。”
  在没有镗床铣床等工业机床之前,拉膛线确实是一个技术活!
  只能由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手工来做!
  兵器工坊虽然已经在着手研制机床了。
  但由于精加工,以及水力畜力不是蒸汽机,无法为机床提供稳定动力来源。
  所以,机床现在依旧属于是有生之年系列!
  老刘头接着开口说道。
  “目前已经做了三支样品出来,只是试验过后发现,虽然线膛枪的射程和精准度确实远超滑膛枪,但射速太慢了。”
  寻常的滑膛枪,如果是精锐老兵的话,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到三发!
  但是线膛枪的话,为了能够让铅弹咬合膛线,铅弹的直径要比枪口直径还大一些,装填起来速度会很慢。
  射速甚至达到了两三分钟一发!
  朱宏煜微微颔首,对于如何提高线膛枪的射速,他有解决办法。
  无非就是米尼弹罢了!
  但是,米尼弹制造起来会很麻烦,少量的米尼弹好说,技术要求不高。
  无非就是锥形弹头,再在底部加一个软木塞。
  能有多难造?
  但米尼弹虽然制造简单,量产却难啊!
  最起码和普通铅弹的制造相比起来,米尼弹的制造要麻烦的多。
  要制造普通的铅弹,只需要将铅金属融化成铅水,然后像是滴水般从高处滴落。
  铅水就会因为表面张力的原因,自己变成圆形,然后滴落在冷水中,冷却成型。
  再然后只需要工匠做一下简单的筛选和打磨就可以使用了。
  但米尼弹
  想着这些,朱宏煜忽然想到,他现在确实做不到把线膛枪大规模制造装备军队。
  但是,他可以小规模装备给精锐士兵啊!
  用于在战场上打黑枪,狙击敌军主将,那也是很实用的。
  想着这些,朱宏煜将米尼弹的想法讲给了老刘头听,然后吩咐道。
  “本督知道线膛枪无法量产,那就先不要求量产,先造十支出来,用在战场上,不管是打黑枪,还是狙杀敌军将领都是可以的。”
  老刘头点头应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