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但在前面带路的藩王们,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一想这段时间朝廷发生的事情,所有藩王们心中明白,今天这场大祭恐怕有热闹看了。
  其中最开心的就是宁王朱权。
  他对这个四哥一家早就恨之入骨了,如今能看到四哥的热闹,他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也就是没有带纸墨笔砚,否则他一定会把那热闹的场面画下来,以后心情郁闷的时候,拿出来观摩观摩。
  武将们则是心情复杂。
  按道理说文官反对的事情他们应该支持,文官赞同的事情他们反对,跟这帮看不起他们的文官们抗争到底才对。
  可今天他们却是反对不起来,因为这个官绅一体纳粮,他们也包括在内。
  对于老爷子做出这个决定,很多武将们心里也是反对的,可出于他们对老爷子的忠心和畏惧,他们没有那个胆子站出来反对。
  所以这一次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选择莫不发生。
  文官们胜利了,他们坐享其成,文官们失败了,也不会牵连到他们。
  众人来到大殿,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龙椅上,心情不错的老爷子,以及在旁边陪伴的太子太孙赵王朱高燧,和整个皇室这一脉的所有男丁,大大小小几十号人。
  “参见皇上,吾皇圣金安。”
  “朕安!”
  老爷子仿佛不知道这些文官要有大动作一般,表情威严的抬手,让众人起身。
  随后被选拔出来的礼部侍郎,开始按照祭祀的仪式走流程。
  等时间到达辰时初,所有人跟随着老爷子,伴随着古乐齐鸣,锣鼓喧天,跟随这一面红黄相间,上面写着“皇族祭礼”四个大字的旗子引领下,前往了太庙。
  一路之上鼓乐礼炮未停,365名舞姬穿着粉白色衫裙,在队伍的两旁,跟随着队伍一步一舞。
  今天的老爷子格外的威武。
  他身穿一身黑色的冕服,腰挂天子剑,手持玉圭大步在前。
  在其身后,同样穿着庄严礼服的朱胖胖,手捧着大明现在的疆域图紧紧跟着。
  在朱胖胖的身后,是手捧着北方草原各部落的图腾旗帜金刀的朱高燧和朱高煦的大儿子。
  而在老爷子的另一边,朱瞻圭和朱瞻基抬着扁担,上面放着即将献祭给先祖的土豆和杂交水稻。
  在他二人身后,朱胖胖的其他几个儿子,手捧着各种祭祀器皿,带着朱瞻圭的三个儿子,紧跟着朱瞻圭。
  在他们的身后,跟着的是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其他儿子们。
  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小脸紧绷,很显然很紧张
  这些小家伙之所以紧张,除了第1次参加这么大的仪式之外,最重要的是按照规矩,他们一会儿要进入太庙,咏颂孝经给那帮先祖们听。
  本来这件事应该是由学子代替的,可这两天老爷子跟那帮文官们有些矛盾,再加上他也看不上那些自以为的风流才子,所以便让自己的孙子和重孙子们代替了。
  队伍浩浩荡荡的穿过了端门,穿过左侧的庙和门,进入了太庙前的园林。
  虽然已经冬季,但这里依旧是绿树成荫,再加上前段时间下过一场雪,景色美轮美奂。
  只可惜这个风景也没人欣赏,众人表情严肃的穿过园林,来到了太庙前的广场之上。
  队伍停下,舞姬们列在太庙两旁,衣袖挥舞跳起了宫廷舞蹈。
  早就得到指示的小家伙们,在朱瞻墉的带领下,缓缓步入太庙。
  进入里面,他们先向先祖们叩头礼拜,然后在大的安排下,小的们坐在两边的蒲团上,开始认真且大声的咏诵孝经。
  “奏大乐!”
  随着礼部侍郎一声高喝,庄严的宫廷礼乐响起,在园林列阵的神机营炮兵,轰隆隆的放起了礼炮。
  站在最前面的老爷子神情庄严,带着身后的儿孙们,大步的走向了太庙主殿。
  朱姓藩王们紧跟其后,文武官员们则是在太庙门口停下,他们是没资格进入其中的,只能在门口的位置。
  伴随着宫廷礼乐,朱瞻圭跟着队伍缓步向前。
  太庙这个地方他来过好几次,其中待的最长的,就是他成婚的前三天。
  大殿中并没有想象中的奢靡,反而非常简朴。
  除了各种名贵的供奉祭品之外,殿里就存放了老朱家人的画像和各个灵位。
  一行人跟着老爷子迈入大殿,等老爷子停下以后,朱瞻圭和朱瞻基挑着盒子,走到各个祖宗的灵位前,将里面的土豆和的杂交水稻穗摆在了供桌之上。
  “跪!”
  等一切忙碌完毕,众人各回各位后,礼部官员一声高喝,朱氏子孙在老爷子的带领下,向着灵位行礼跪拜。
  “爹,您的不孝儿子又来了。”
  行礼过后,老爷子让朱胖胖和朱瞻圭给各个灵位上香,他则是走到了老朱的画像前,跟老朱说起了话。
  “您看到了吗?这是土豆,是儿子让人不远万里取来的高产粮食,一亩地能产好几千斤,有了这东西,咱们大明的百姓就不会挨饿了。”
  “儿子有时候就想,如果爷爷那时候有土豆这东西,咱们家就不用饿死那么多人了。”
  “现在咱们大明不但有了高产粮食,国家也富足了起来,就连你一直担心的北方蛮夷,也被儿子给打跑了,明年我打算再次北征,将这个祸害一举解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