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不少赞美军人的诗句话语从各类文人墨客的笔下诞生,即便是李煜也做了一首诗来赞美军人。
  罗幼度这个皇帝亦不例外,再次写了一封名为“最光荣可爱的人”的鸡汤文。
  全篇都是歌颂军人的壮举。
  这些赞扬赞美,自然在第一时间传到前线。
  澶滑线。
  殿前司铁骑军。
  一群休息中的兵士聚在了一起,说着自己经历的事情。
  兵卒吕大壮闭着眼,自觉地心头火热热的:“嘿,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让人感谢呢!”
  “可不!”吕大壮身旁的胡牛儿说道:“看着那老人家感激的样子,总觉得不是滋味,自己以前有些混账了。”
  他言语间有些懊恼,境界徒然升华。
  胡牛儿的话引来了阵阵附和。
  殿前司铁骑军是殿前司的王牌军由后汉小底军改编而来。
  如铁骑军这样的强军,兵卒都是千挑百选的精英。
  这类人往往天赋异禀,生来就很强壮,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有恃强凌弱的经历。
  或是因为吃不饱肚子饿,或是因为精力无处释放。
  本来就是武人至上的时代,谁不是从地痞流氓里走出来的?
  这类人得到的大多都是惧怕排斥,背地里的唾弃,从来都不知道被人感激,被人拉着手道谢的滋味。
  此次他们奉命通渠,他们的用水饮食多是附近官员组织村县里的老人妇女准备的。
  因为村县里的男人不是通渠就是上黄河旁堵水抗洪去了。
  老人妇女自然负责这些琐事,面对一个个帮着通渠的恩人,老人妇女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感激。
  这给了兵卒们不一样的感觉。
  面对这些发自内心地感谢,不少人渐渐感受到了荣耀的滋味。
  此次禁军北上,说起来是万众一心,十三万人逆行。
  但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军中的决策者就是那小小的一群人。
  罗幼度下令:殿帅韩令坤,马帅高怀德、步帅韩通,统军曹彬,这四人接令执行。
  以朝廷的军纪,没有人敢公然违背。
  此事从未有先例,人虽领命北上,不情愿地并非没有,不为罗幼度《致全体罗虞将士书》所动的大有人在。
  可但他们面对百姓无尽赞扬,远高于顶的文人,写字歌颂的时候,那种不情愿都烟消云散了。
  军人的荣耀开始在他们心中留有一席之地。
  有些时候,虚无缥缈的东西,确实能够给人,莫大的动力。
  远处一人徐徐走来。
  “政委来了!”
  “政委!”
  “政委……”
  军中都是大老粗,很多人不识字,想要写信或者寄钱回家,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政委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兵士生活上的问题。
  尤其是第一批政委都是精挑细选的人才,很轻易地就凭借亲军的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兵士的爱戴。
  铁骑军政委浦浩眼眸中带着几分疲累,跟着左右兵士打着招呼,来到一人身旁,踢了踢躺得四仰八叉的铁骑军都虞候穆波,让他收收手脚。
  穆波骂了一句:“那边不有位子,挨着老子作甚?”
  但还是给他挪了挪屁股。
  浦浩在他旁边坐下,靠着他的屁股,说道:“你肉多,靠着舒服。”
  穆波来了一句国骂,不理会他了。
  浦浩说道:“你小子就这德行,嘴抱怨得最凶,事情干得越多。吃力不太好,何苦来哉?若不是你这性格惹人嫌,何至于现在还是都虞候?”
  穆波没好气的道:“要你管!”
  浦浩摇头苦笑,这人有千万种。
  穆波的性格是他所见过的最吃力不讨好的类型。
  不管好事坏事,不落在他身上,他会如八婆一样,叽叽歪歪。但一落他身上,就是满腹牢骚,抱怨连连,令人反感。
  可偏偏他一边抱怨,还会一边去干,能力非凡,事情干得很漂亮。
  吃了苦,得不到好,他的几任上司对他的评价都是又爱又恨,毁誉参半,甚至有人说如果他是哑巴,现在都不只是一个铁骑军中的都虞侯。
  此次北上,最喜欢发牢骚抱怨的穆波少不了抱怨。
  身为政委的浦浩,自然得做他的思想工作。
  穆波是军中刺头,浦浩编入铁骑军后,最常接触的就是他。
  时间久了,相处的还算融洽,说话也没有什么尊卑。
  浦浩从怀里宝贝似的抽出了一封报纸,放在穆波的肚子上,说道:“这是新一期的报纸,陛下又写了一篇文章呢。”
  穆波闻言,赶忙做起来,拿着报纸,认真阅读。
  虽然满腹牢骚,但穆波对罗幼度,很是尊敬。
  因为他是幽州人,跟着赵匡赞来到了中原,然后回不去了。是罗幼度收复了幽州,让他得以回家,寻得自己的亲人。
  很快他就为充满鸡汤味的文章灌个满饱,尤其是最后一句:“壮哉,我大虞军人,无限光荣。”
  继续往下看去,读到李煜歌颂军人的诗作。
  那一句句诗句,每个字分开来他认识,可组装在一起,读都读不通,骂了一句:“什么玩意,写得乱七八糟的,文笔跟陛下比,差远了。”
  穆波一言不发地将报纸还给浦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