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新长安比之唐长安,规模小了好几个档次,比汴京开封还要小上一号。
  不过街市极为热闹,街上店铺沿街遍布,商贾百姓列于街道两旁,其中不少金发碧眼之辈。
  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长安成了运转商品货物的中转站,以另外一种方式兴盛。
  百姓高声欢呼,而许多西方人也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传说中的东方皇帝。
  在长安留宿一宿,罗幼度第二日就乘船到了洛阳。
  在洛阳罗幼度待了三日,他并没有干什么特殊的事情,就是单纯地游玩,带着花蕊夫人游遍了洛阳八景。
  花蕊夫人心中忐忑,这不急着回去,反而在洛阳停顿,自己岂不遭人嫉恨?
  欢愉之后,枕着臂弯,花蕊夫人吐气如兰地问道:“陛下在这洛阳可有要事?”
  罗幼度笑道:“只是放一个讯号而已,明日就可以回去了。”
  他并未与花蕊夫人细言,军国事物,不论大小。他除了偶尔与符清儿说一些外,其余嫔妃很少与之讨论。
  第四日,罗幼度如约返回汴京。
  他乘坐舟船在城外码头登岸。
  王溥、魏仁浦、宋琪、窦仪、赵普庙堂五相一并于码头迎接。
  “见过陛下,恭贺陛下凯旋万胜!”
  罗幼度笑着,分别与五相寒暄。
  尤其是赵普:“则平,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赵普是五人中最后一位入相的,在五相中地位最低,但此番罗幼度离京,东京留守的位子直接交给了最末位的赵普。
  赵普自是满腔热忱,“为陛下分忧,臣万死不辞!”
  罗幼度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的信任,也有别的意思。
  这是御营司护送来了銮驾。
  罗幼度看着威风的车架,皱了皱眉头,笑道:“这銮驾挺威风,收起来,等朕上了年纪再坐。朕正值壮年,好手好脚,哪用得上这个。牵马来,朕骑马入城。”
  罗幼度在成都的月余时间,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
  上行下效。
  想当年中原纷争不断,蜀地却号称天堂。
  实是因孟昶励精图治的结果,但是后来他的堕落,导致上下官员一起腐化。
  入奢易,入俭难。
  这话当真是一点不错。
  銮驾确实坐得舒服,众人簇拥,里面美酒美食,甚至还有美人。
  冬天有火盆,夏天有冰块,冬暖夏凉。
  但他这里习惯了銮驾,那文武官员也会相应地习惯马车。
  腐化,就是从细微处来的。
  享受,是未来的事。
  现在南汉未平,安南未定,契丹依旧强大,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都未开通,还不是享受的时候。
  文化要有,武功也要有。
  坐车轿,那是老人孩子跟女人的特权。
  男子汉大丈夫,不论文武,都应该骑驴马。
  罗幼度接过亲卫递来的缰绳,一个翻身就上了马背。
  其他人见罗幼度策马在前,哪敢乘坐马车,分分弄来坐骑,骑马跟在后方。
  第八十章 开海之功
  罗幼度身披铠甲,策马在前。
  这一入汴京,立刻引起了山呼海啸。
  “陛下万岁……”
  “朝廷万岁……”
  “大虞万岁……”
  百姓带着几分狂热地高呼,声音好似海啸浪潮一般,一层高过一层。
  报纸的效果在这个时候已经显现。
  报纸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刊登朝廷要务。
  或是凯旋大胜,或是安民方针,或是开封府为民请命的案件。
  通过洗脑的方式宣传这新朝的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兼之燕地,陇右、凉州等地归附,朝廷国力大涨,对外影响力也大增,四方朝贡使者络绎不绝。
  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提升。
  在现实与思想的双重配合下,别的不说。至少中原百姓对于罗虞朝廷已经有了一定的归属感,不在是城头变换大王旗,管他谁做皇帝的态度。
  而今朝廷受到巴蜀、江南、岭南、大理四国的敌对。
  报纸上自然不可能说朝廷实力早已碾压四国,以无敌之势横扫一切不服。
  而是着重歌颂罗幼度、曹彬、潘美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将中原朝廷描写的众望所归。
  此番罗幼度凯旋,百姓便如自己打了大胜战一般,欢呼雀跃。
  罗幼度的并未有皇帝必须居于宫里,高高在上的心态,而是笑盈盈地对左右招着手,几乎就将亲民二字写在脸上了。
  哼哈二将呼延赞、王廷义此刻很敬业地居于罗幼度身后。
  他们一个将铁鞭扛在肩膀上,一个手扶着刀柄,警惕地看着四周。
  人群之中留从效看着罗幼度在御营司的拥簇下走过御街,听着百姓近乎疯狂的呐喊,脸色有些苍白,更是万分庆幸。
  这样的中原朝廷,他们拿头来抵抗?
  他知清源军与中原王朝有很大的差距,但真正入汴京以后,才发现彼此何止是大差距,简直就是皓月比萤光,不在一个档次。
  罗幼度入得宫城之后,便让呼延赞护着花蕊夫人去罗宅。
  他并没有金屋藏娇的念头,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于善解人意的俏佳人很是钟爱,肯定是要收入宫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