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郭氏闻言沈瑞议亲,并不意外。
  毕竟沈瑞是嗣子,传承香火为要,现下议亲,明年定亲,十五、六成亲也不算早。
  不过听闻对方只有九岁时,且只是五品官家的小姐时,郭氏面上没露什么,心中却是吃惊的。
  毕竟女子与男子还不一样,男子十三、四岁能知人事,女子年纪太小不能产育。她本以为,二房即着急为沈瑞说亲,就算不找个比沈瑞大的媳妇,也是年岁与沈瑞差不多的,没想到竟然小上这许多。
  另外就是这杨家只是五品官,同沈家大老爷相差太多,即便是“低门娶妇”,以沈大老爷如今的二品官身,选择的余地也很多。
  不过徐氏与沈大老爷就沈杨联姻之事,早已统一说辞,那就是为了沈瑞的学业。
  郭氏听了这话,倒是没有生疑,且暗暗为沈瑞欢喜。
  不以子嗣传承为念,一心只顾沈瑞学业,联姻也是也是以沈瑞前程为重,就是亲生爹娘,也就如此了。
  等徐氏离开,郭氏与鸿大老爷提及这门亲事时,依旧是感概不已,只说大老爷与徐氏厚道。
  鸿大老爷到底是男子,眼界宽些,道:“沧大哥上了年岁,开始为瑞哥铺后路了……”
  倒是沈全,从父母口中得知此消息,意外之后多了不愤道:“这个瑞哥,倒是嘴巴严,之前一点风声都没露……”
  次日到了书院里,沈全寻了沈瑞,拉到无人处,劈头盖脸地训了一段。
  沈瑞连连告饶道:“三哥就饶了我这一遭,倒不是成心瞒着三哥,只是之前还没准信,不好声张……”
  沈全嗤道:“尽是哄我!杨家又不是显贵人家,难道还会挑剔你不成?”
  沈全向来护短,沈瑞也不好说自己被杨廷和挑剔功课,只道:“一家女、百家求,选女婿的人家总要慎重……”
  沈全自己才订婚不久,立时反应过来:“前几日你请假那日,是去‘相看’了?”
  沈瑞点头,沈全想着自己“相看”前也没有大肆声张,轻哼了一声,算是饶过沈瑞一遭。
  倒是毛迟,见杨慎依旧对沈瑞不给好脸色,沈瑞这里却一味容让,难免不平。他先前已经劝了两回,杨慎却我行我素模样。
  毛迟忍无可忍,对杨慎抱怨道:“要是实是脾气不相投,就不要往一堆凑,何苦这样没意思。沈瑞到底犯了过错,使得你这般不待见?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介绍你们做朋友……又不是小孩子,说翻脸就翻脸……”
  杨慎没有应答,不知是不是听见去了,不再往戊班来。
  毛迟反而有些不忍心,对沈瑞道:“是不是我先前的话说过了?”
  毛迟一心为友,沈瑞不好再瞒他,就说了两家议亲之事
  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风玉露(五)
  郭氏这里,感念大老爷与徐氏的厚道;沈理这里,得知二房的议亲对象,为沈瑞高兴的同时,也暗暗感叹不已。
  身在官场,他如何看不出沈大老爷的避讳之处?
  只是谢迁是他老师,又是他岳父,他年纪轻轻跃居高位,都是因谢家婿的身份。他即便晓得几位阁老如今风头太盛,却也无可奈何。
  幸而当今圣人仁厚,几位阁老都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并不因明争暗斗影响国事。同成化年间动则抄家流放的阁臣之争,如今几位阁老这些争斗堪为“君子”。
  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等三位阁老权势越来越大,说不得倾轧也跟着升级。
  这次的“京察”就出来多少纷争,沈理身在局中,看着也胆颤心惊。
  沈家二房抽身事外,沈理心中虽有些别扭,可还是理解大老爷的做法。
  如今沈家二房是松江沈氏在官场的主心骨,没有必要让沈家成为谢家的附庸。
  只是看明白大老爷的决心,沈理晓得自己这里也要有决断。即便他真心亲近沈瑞,以后族兄弟之间也不好往来过密
  沈瑞是尚书府嗣子,一言一行并不单单代表自己,自己这个铁杆“谢党”与他亲近,对他并无好处。
  不过在疏远之前,他还是想要为沈瑞做点什么。
  他在书房坐了半响,俯身拉开抽屉的门,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匣子来,转身离了书房。
  内宅,上房,灯火通明。
  谢氏梳洗完毕,放下央发,歪坐在稍间炕上,看着手中请帖,面上带了不忿,对身边婢子抱怨道:“这是什么意思?我前些日子才透了话过去,那边就定了旁人家?”
  那婢子道:“或许那边早就有了打算。”
  “这般匆匆忙忙定亲,还以为高攀了什么人家,不过是五品官之女……到底不是亲生的,门当户对的媳妇不要,非要说个低门的,不过是怕嗣子媳妇以后不服帖,弹压不住,却连沈瑞的前程都不顾……”谢氏将帖子往炕桌上一摔,道
  婢子道:“到底辜负了太太的好心。尚书府的小姐,别说是许到那边,就是公侯人家也嫁得了。”
  谢氏蹙眉道:“没个得力姻亲,往后那边不还是得靠我们老爷,真是没完没了,偏我们老爷厚道,几两银子的人情,念了这些年……”
  话音未落,就见帘子挑开,沈理大步进来。
  谢氏面上一僵,连忙起身迎上前,一边弹落沈理肩膀雪花,一边娇嗔道:“外头落雪呢,老爷也不披个斗篷,就这么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