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明图、屠巴海是三阿哥府上的管事,这个不必说;那个原任左副都御史寿鼐之子常有则是九阿哥的门人,太监李进忠也是他的人;太监邓珍、杨茂生是十阿哥府上的内侍;雅代达尔布、七十鄂罗是十四阿哥的门人;陶国泰、王国柱是十五阿哥身边的管事太监;曹贵德、陶进孝是十六阿哥身边的;剩下的苏国用是衣裳库太监,十六阿哥曾分管过内务府,对他也是晓得的。
  十六阿哥不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都是银钱闹的。只是就算这些奴才们贪财,也不能可一个人讹诈啊!
  怨不得希福纳一个革职的尚书,敢出开状告这些皇子家奴。
  不告不行啊,对付这些人,打不起,骂不得,只有给银子的份。估计他也是对挤干了,实没法子,才出此下策……
  第0426章 财匮(下)
  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
  在训斥了一番后,康熙就摆摆手,让几位阿哥跪安了。殿里除了康熙,只剩下魏珠一个,他侍立在门口,看着康熙阴郁的脸色,身子轻轻的往门柱便靠了靠,想要将自己的身影隐藏起来。
  万岁主子原先最得用的内侍,乾清宫首领太监梁九功就是因贪婪索贿被革职拘押的,如今皇子阿哥身边的内侍也这般不老实,怨不得万岁主子恼。魏珠眼观鼻、鼻观心,心里暗暗嘀咕着。
  康熙身为一国之君,怎么会将几个内侍家奴放在心上?他扶着额头,叹了口气,心里想得却是已经空了的国库。
  随着拉藏汗的折子,康熙也晓得策妄阿喇布坦想要染指西藏的野心始终未灭。他先迎娶拉藏汗之姊为妻,如今又将他的女儿嫁给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并且将女婿留在准葛尔,随时找机会进藏。
  说起这个策妄阿喇布坦,康熙的心中就觉得腻歪。
  蒙古分为三大部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漠南蒙古就是以科尔沁为首的内蒙古,漠北是以喀尔喀为首的外蒙古,漠西则是游牧在天山一带的新疆蒙古。
  漠南蒙古诸部是朝廷的今藩,早已归属朝廷多年;漠北蒙古诸部则向来对朝廷表示恭顺,漠西蒙古却从未表示归顺之心。
  在噶尔丹统治漠西蒙古时,准葛尔进攻相邻的喀尔喀部。使得北部边防不稳,这才有康熙的三次御驾亲征。
  策妄阿喇布坦是噶尔丹的亲侄子,康熙二十七年从噶尔丹手下分裂出来。
  待到噶尔丹败亡后,策妄阿喇布坦回到准葛尔,收拢了噶尔丹余部,登上准葛尔汗王之位。
  朝廷这边一直使用怀柔之策,但是策妄阿喇布坦对朝廷却不甚领情,这些年各种小动作不断。
  朝廷这边之所以一再忍让,就是因他们的领地太过遥远,不能轻易出兵征讨。
  只是朝廷虽然想要边疆太平,策妄阿喇布坦却不必这样想。他推崇黄教,恭敬达赖喇嘛,还曾假借“护法”之名,想要插手西藏事务,被康熙下旨申饬过几次。
  瞧着他这般费心筹谋,想是刚要效仿固始汗以“护教”为名,入藏为藏王。
  康熙虽是晓得他的狼子野心,但是也没法子,因为国库里没银子,无法轻动兵戈。
  康熙之所以同意拉藏汗废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另立伊西嘉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仓央嘉措同策妄阿喇布坦有所往来,并且关系较好。
  国库没有出兵之资,这使得康熙很头疼。虽说这几年户部追缴的库银有不少,但是因年景不好,减免了不少个省份的钱粮赋税,国库仍是入不敷出。
  钱粮是国家大事,有什么开源节流之法,康熙沉吟着……
  为钱粮费心的,除了康熙之外,还有李卫。
  他那日在街上,被干都带人毒打,打时还没什么,回到住处后,却也有些不对劲。等请来大夫瞧时,却是伤筋动骨,正经要调理些日子……
  这因这个缘故,他还没有去曹府道谢。
  出入一次顺天府,李卫求官之心越发迫切。这小老百姓的日子没发子活。这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就能引得鸡飞狗跳。
  虽然他身上捐了个监生,但是在徐州乡下蒙蒙乡里乡亲还成。这在京城,顶戴铺大街的地方,实不算个啥。
  既不能走科举之路,那想做官,只能继续捐了。
  只是如今这世道,想要捐官的人多,缺儿却是有限的,有点僧多粥少的意思。
  想要个虚名,用来减免钱粮,出入方便的,那并不难。万八两的候补知县,几万两的候补知州,寻对路了,这都是明码标价的。
  偏生李卫不要这虚的,他三十来岁,正是盛年,可不是就想要寻点事儿做。
  吃了一次官司,李卫对买卖经营也有些怕了,早已经打发管家将生意收了,铺子卖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李卫是机灵人,也算是瞧出来了,在京城这八旗权贵满街走的地方,想要赚几个银钱实不容易。
  铺面卖得快,并没有得多少银钱,加上先前的积蓄都抛费得差不多了,所以李卫就觉得手中有些紧巴。
  他已经打发人回徐州,给李老太爷去信,商议着是不是卖些地,买个实缺。
  如今,徐州那边还没回来信儿,但是李卫却是有些坐不住。
  今天天好啊,他的伤势也差不离了。屋子里有些闷热,李卫使劲摇了半天扇子也不顶用,便想着出去透透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