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轩辕琅看了一眼,调转马头跟上。
  两人在山间一株老桃树下停了马,老桃树下立着一方新坟。
  墓碑上的字在月光下庄重肃穆:亡妻明珠之墓。
  这是风明萧娘亲的墓,收敛尸骨的时候,郭正山也在,这墓碑是他立下的。
  轩辕琅停在墓前,撩开衣摆直挺挺跪下,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风明萧心下有些莫名,一边熟稔的点香燃蜡,一边道,“你如今叛离皇城司,不再隶属朝廷,其实不必行此大礼。”
  轩辕琅双膝跪在地上,看了他一眼,许久才挤出一句干哑的话。
  “我……敬佩长公主,勇于抗争,在江湖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风明萧没有说话,半跪在墓边烧着纸钱。
  火光在他脸上映出一道阴影,眼帘低垂,看不清神色。
  轩辕琅上前两步,蹲身在他边上,一同捻散紧凑的纸钱放入盆中。
  先前李莲花来信让他回中州等,说他已经上路在赶回中州的路上,不要贸然出来寻人,免得路上错失。
  他别无他法,只能等在莲花楼。
  这墓前来得多,便在边上搭了个棚子,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晚,香烛纸钱都是现成的。
  有了轩辕琅帮忙,风明萧索性放下了纸钱,从怀中将那封信摸了出来。
  轩辕琅抬手拦下他,“你……不打开看看吗?”
  风明萧按下他的手,只是笑笑。
  “看什么,这是他写给我娘亲的,自然该让我娘亲自己来拆。”
  说罢,连着信封一同就着火焰喂上去。
  看不看的,也改变不了什么。
  自小的成长环境,让他对情感十分淡薄。
  对素未谋面的先帝毫无兴趣,对这封信更没有什么感触。
  纸质陈旧,火蛇迅速攀附而上,很快就吞没了那封信。
  轩辕琅动了动嘴唇,只能看着那封二十年前的信就这么焚毁。
  月上了中天,风明萧翻出一张地图,就着火光研究起来。
  “根据地图来看,中州距清州平龙山不过四百里,快马三日足够了。”
  轩辕琅没有说话,却掏出了另一张地图。
  “这条是我走过的路,往三圣山的方向直达,越过山脉可以节省至少半日。”
  风明萧就着火光看过去,那地图上还详细的做了标注,哪里有驿站,哪里绕行。
  他有短暂的怔愣,映着纸钱烧透的火光看向轩辕琅。
  直到这一刻,他才隐隐明白了方才轩辕琅为何如此郑重的在娘亲墓前下跪磕头。
  他笑了一声,抬手拍上轩辕琅的肩头。
  “好样的棒槌,看来你这脑瓜子也不是全然想不了事。”
  轩辕琅别开了目光,“其实临走之前,他还让我帮他一个忙。”
  风明萧不说话,等他的下文。
  轩辕琅将目光转向他,“他让我守在中州,守着你和莲花楼,等他回来。”
  言下之意,哪儿都别让风明萧去。
  风明萧轻挑起眉锋,“看来你也不是什么都信呐。”
  轩辕琅抿起唇,有些无语,“我只是信他,我又不傻。”
  又低下头,“眼下便要失信于他,也要对不起你了。”
  风明萧撑身起来,居高临下睨过去,踹了一下轩辕琅的小腿,“行了,你我的目的是一致的,别这副死样子,麻溜起来赶路。”
  轩辕琅闷闷噢了一声,站了起来。
  两匹白马迎着月色下山,山间夜风吹过,卷起盆中灰烬盘旋上天。
  老桃树的枝丫间,隐隐冒出嫩绿的新芽,好似枯木逢春。
  月色钩着一个半弧,虫鸣鸟叫愈发衬得山林寂静。
  平龙山上一处洞穴中,李莲花一行人正围着一堆篝火取暖。
  李莲花架着几个馒头在火上烤,瞥了一眼低头生闷气的岐山,有些无奈的摇头。
  烤好的馒头有些烫手,取下来第一个就往他面前递。
  “来,先吃点东西,等天亮了再下山。”
  岐山别过头,不做理会。
  笛飞声冷冷扫他一眼,劈手夺过李莲花递出去的烤馒头,掰了一块塞进嘴里。
  事情要从今日进山开始说起。
  彼时四人收拾妥帖,架着马车,在街头等待岐山。
  岐山来得稍迟几分,带来的东西却不少。
  他不仅自己背了弓箭,还给李莲花三人带来了三套护具。
  看着简陋,却极为坚韧,像是出自他自己的手。
  一见了素手书生,有些不明所以,“怎么还有一个人?”
  齐知原只是淡淡颔首,“小兄弟不必挂心,我只是公子随身的护卫。”
  李莲花穿戴他送来的护甲,头也不抬将公子范拿捏得十足,“岐山兄弟,带路吧。”
  岐山没有多言,翻身上了马车,与齐知原并排而坐。
  他指了个方向,齐知原一扬马鞭,车轮便滚滚前行,一路驶向平龙山。
  路上遇到行人,有不少出言劝阻他们山上凶险,不要上山的。
  在马车穿越过一片迷雾林后,路边就再没了行人搭话的声音。
  第232章 进山
  再往里,行路明显颠簸不少。
  只是转了许久,也出不得这片林子。
  李莲花掀开门帘,探头朝外看了一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